- 张策介绍
张策,直隶香河县马神庙村人(今属天津市武清区),生于1866年,卒于1934年10月8日,享年68岁。张策自幼习练家传戳脚、二郎拳、黑虎拳等拳术,后遇游僧金陵笑和尚,学得五猴通臂拳。十二岁那年,因家庭内部原因,遭人暗算,便愤然离家进京,拜杨式太极拳传人杨健侯习练杨式太极拳二十余载,同时又拜陈庆老和尚习练通臂拳有七八年。张策壮年后又得“祁家门”传人王占春(京南良乡北黄新庄人)授通臂拳,王占春大张策十几岁,因都是陈庆的徒弟,感情甚笃,故平日只以师兄弟相称,王、张二人相互切磋九载。王占春去世后,张策巧遇一韩姓老道,受韩道长指点练功。至此,张策师承众家之长,尽得武术奥妙,通臂拳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地,成为既精通臂、又善太极的武术大家,因张策经常穿每只二十几斤重的铁鞋练功,故被武术界誉为“臂圣”、“铁鞋”。
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,策在香河各村教练拳术。1914年(民国三年),在北平市电话东局和南分局教练武术。1923年,在先农坛四面钟和南城新世界附近设场授徒。1925年,任北平体育学校(后改为国术馆)武术教师。1930年,去奉天府国术馆任教,“九·一八”事变后返回北平。
张策一生博采众家之长,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成果,把太极拳融于通臂之中,为创造“通臂太极”拳种之第一人,使自己达到了炉火纯青、出神入化、随心所欲了艺术境地,高深不可测,是通臂武术史上距今最近的一座无人可以跨越的高峰。著名武术家吴图南在他的《国术概论》中称赞到:“光绪初,有张策者 ,字秀林,直隶香河人也,精通各家拳法,为人慷慨好义,性谦和,闻陈之名而往受业。未几,陈卒,复从师兄王占春游,切磋琢磨,历时九载,而技始成。山、陕、燕、赵之地,未有出其右者,其平生以刀法最精。四方有名士,每与之较者,刀必落地……著者于民国二十二年夏始遇先生于首都,畅谈刀法之理,妙不可言,恨相见之晚也。于是由吴鉴泉介绍,而拜先生之门。只因时间仓促,仅学刀法之应用,未暇及于拳、剑、枪。至今忆及之,未尝不五中怅然也!”
1934年10月8日,因病辞世,前往凭吊的武林人士达四百余人。
1934年10月11日北平《民声报》载:“通臂专家张策讳字秀林,精于技击……常北走关外,南走齐鲁等地,踪迹所至,名声大振,曾于沈阳、北平等处设馆授徒,以是桃李半天下,门人弟子散走四方,论教张之技艺,均多表示钦佩。
最新入驻名师